点击图片获取报告
12月1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上,130多个国家(共代表57亿人口,70%的粮食生产力和76%的全球粮食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量)签署了《关于韧性粮食体系、可持续农业及气候行动的阿联酋宣言》,旨在解决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同时,保护在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地区的农民的生命和生计。
此外,COP28主席国阿联酋宣布,国际社会已动员超过25亿美元资金用于支持粮食安全,同时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开展食品系统创新等。
来源:chronicle
此外,在现代的饮食生活中,肉类一直是主要的蛋白来源,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预测,到2050年全球肉类需求将达到4.55亿吨。在肉类低碳技术创新技术中,细胞培养肉技术是目前难度最大、受关注最高的肉类创新技术。与传统畜牧业养殖相比,极大地减少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和有害物的产生。源头的肉质细胞质量高、无污染、无潜在疾病风险,生产过程更加灵活不受季节、气候和地域限制,通过控制生产过程,可以更好地保证肉的品质和安全性,同时精准控制产品产量。
历时两年,恰逢COP28闭幕之际,永续未来中心联合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研究所,合作完成了《肉类产业创新发展系列报告(2021-2035)——细胞培养肉产业发展及政策建议》。并陆续通过一系列国际交流活动丰富报告内容,搭建跨领域沟通平台,支持政府部门政策制定与落地,帮助企业应对高质量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农业食品行业正在面临粮食安全、蛋白供给、气候变化、供应链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挑战。传统畜牧业存在诸多环境和资源问题,加之气候、疾病等不确定因素,使得肉类供应面临巨大压力。亚洲是这场完美风暴的核心。该地区拥有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预计到2050年将消费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肉类。这给亚洲农业食品行业带来了巨大压力,需要在满足日益增长的蛋白需求的同时,解决行业的可持续性挑战。
报告概述了细胞培养肉技术的潜在可持续性优势,分析了产业的商业可行性、市场渗透度、消费者接受度,介绍了产品的市场潜力和扩大应用的策略,以及它如何有可能对粮食安全、肉类行业的经济、韧性和可持续性做出的重大贡献。报告还提供了资源和信息,可以帮助政府和行业的决策者采取行动,为监管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持,并鼓励其他利益相关者(如政府、投资者和消费者)支持细胞培养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构建一个更可持续的食物系统。
来源:网络
全球农业食品行业正在面临历史性的抉择。它既可以沿袭传统的做法,承受其可能带来的风险;也可以采取大胆措施,向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转型。今天所做出的选择将对该地区的粮食安全、环境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与COP28理念相同,永续未来中心一直致力于通过技术协同创新,推进农业食品产业高质量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以应对全球粮食、饲料和燃料不断增长需求的挑战。
点击链接(http://lxi.me/ll3dl )或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