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作为可持续食物系统专家组组长,指导了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与永续未来中心在可持续食物系统等领域的相关项目。
近日,陈书记在2023年《中国与全球食物政策报告》发布会上的主旨报告中,提出了关于大食物观引领我国食物系统转型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以下内容摘自陈萌山书记4月22日主旨报告
中国在推动国民营养行动、引领食物系统转型、建设健康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已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并取得积极成果。面对疫情风险、地缘政治冲突等国内外复杂形势,我们必须以大食物观为指导,加快食物系统向更加健康、更加公平、更加绿色转型,创造中国式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
01 引导建立可持续健康膳食模式
按照大食物观的要求,构建可持续的食物系统,必须以营养健康为导向,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保障肉、蛋、奶及果蔬等各类食物稳定供给,不断增强食物保障支撑能力和供给韧性,引导建立可持续健康膳食模式。具体来说,应该突出“五个更加”:
目标更加高远。
从满足温饱向营养健康转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健康化、个性化的食物消费需求,保障我国粮食和食物的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营养安全。
来源更加多元。
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开发山水林田湖草获取更多的动植物和微生物食物资源,拓宽我们的食物来源。
生产更加绿色。
立足国土资源禀赋,依靠科技和装备支撑,转变生产方式,节约利用水土资源和劳动力,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有序合理开发,实现食物系统的可持续。
保障更加安全。
面对疫情风险、地缘政治冲突等国内外复杂形势,拓宽食物来源,增加食物总量,实现我国粮食和食物供给自主可控,在牢牢端稳饭碗上继续发力,游刃有余地应对国际新变局。
消费更可持续。
建立低碳、营养膳食模式,实现环境、营养、健康的协调统一。正如国际营养学界所提倡的,要在更广阔的视野里分析、评价营养状况及与环境的关系,采取有效和可持续的改善行动促进全人类的营养。
02 贯彻“大食物观”理念 秉承营养优化、资源减量原则
我国是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食物系统转型面临需求增长和环境改善的双重目标。要贯彻“大食物观”理念,秉承营养优化、资源减量原则,推动食物系统向更健康、更公平、更具韧性转型。为此,陈书记提出以下四条建议:
强化政策支撑,加快食物系统政策向绿色、低碳转型。
要建立“大食物”政策体系,支持范围由粮食向其他产品扩展,补贴环节由生产向产后处理与流通等方面延伸。要建立以营养为导向的食品标签、税收与补贴制度,完善低碳发展配套政策和措施,
加快构建农业碳排放核算和应用,发展农业碳交易市场。
要实施生态补偿政策,优化补偿标准,完善相关监管体系。
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科技在食物系统转型中的支撑能力。
在生产环节,要把营养品质提升作为未来育种的主攻方向。在流通加工环节,要加快研发流通、加工环节中的营养品质保持或增进技术。在消费环节,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数字信息技术,做好居民食物营养监测与科普教育。此外,还要
加快利用生物合成技术开展新食品制造
。
注重标准引领,加快推动农业向营养导向转型。
要加快构建与大食物观相一致的食物营养标准体系,把营养标准制定工作从传统的农产品范畴扩大到“大食物”概念下的全品类范畴。要构建典型的农产品特质性营养素、功能活性物质等数据库,研究制定农产品营养标准通用技术准则与规范。
构建社会共治体系,充分激发相关主体的主动性。
食物系统涉及多个环节和主体,
需要政府、产业部门、科研机构、协会及广大消费者协调推进。
政府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和政策法规标准保障,科研机构要突破食物系统转型发展中的难题,消费者要合理均衡膳食,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
中国食物系统转型发展能够保障14亿多人口的食物安全和营养健康,同时应对全球的气候、经济、环境、社会等挑战,实现国家的粮食安全、“双碳”目标、农业强国等重大战略发展目标。
我们必须以“大食物观”理念为指导,秉承营养优化、资源减量原则,推动食物系统向更健康、更公平、更具韧性的方向转型。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