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关于我们
  • 关键领域
  • 中国高质量转型目标
  • 加入我们
  • 新闻中心
  • 永续活动
  • …  
    • 首页
    • 关于我们
    • 关键领域
    • 中国高质量转型目标
    • 加入我们
    • 新闻中心
    • 永续活动
EN

 

 

 

 

  • 首页
  • 关于我们
  • 关键领域
  • 中国高质量转型目标
  • 加入我们
  • 新闻中心
  • 永续活动
  • …  
    • 首页
    • 关于我们
    • 关键领域
    • 中国高质量转型目标
    • 加入我们
    • 新闻中心
    • 永续活动
EN

2025年第二季度Top10|永续资讯

· 永续资讯
Section image

当前,全球营养失衡问题日益加剧,营养不良与过度营养并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数据显示,全球仍有11亿人生活在多维贫困中,其中6.37亿人面临营养不良;与此同时,全球超重人口已达15亿,城市化进程和高肉摄入等问题加速了肥胖率的上升,进一步加剧了多种疾病的风险。加之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在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议题下,政府、科研、产业、金融等各领域都在积极寻求创新解决方案。从推广植物基产品开发多样化可持续的蛋白质来源,到再生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不断革新的生产技术,构建多元化且可持续的食物供给体系,以保障粮食安全已成当务之急。

在此,永续未来中心汇总了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与全球范围内农业食品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信息,以助力各方了解该领域中的机遇与挑战。

素得肉植物基五花肉上市

该系列产品深植“大食物观”理念,由吴奇院士团队研发,采用非转基因全植物配方,产品营养丰富,每一百克的素五花肉包含约6克膳食纤维、蛋白质含量是猪五花肉的三倍、脂肪含量则下降约85%。除营养价值外,该产品还精准复刻了荤食口感,适用于多种烹饪方式。素得肉产品价格亲民,为消费者提供了健康经济的饮食新选择,目前已上架淘宝商城。

Section image

植物基食品国际年会在长春举行

7月11日至13日,2025植物基食品国际年会在长春举行,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等联合主办,吉林农业大学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奇、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等6位顶尖专家作主旨报告,聚焦“植物蛋白口感优化、替代蛋白开发及大豆高值化加工”三大核心议题。会议设置9个分会场,百余位学者围绕植物基食品研发、新型蛋白资源应用等前沿领域展开研讨。年会旨在践行国家"大食物观"战略,通过“向植物要蛋白”推动食物供给体系多元化。吉林省粮食局局长柴冠指出,吉林依托农业优势加速绿色食品产业升级,本届年会为植物基食品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搭建国际平台,吸引800余名国内外专家与企业代表参与,为食品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Section image

亚麻荠新种质成功创制

2025年7月12日,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张猛教授团队联合华南师范大学、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于《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成功创制出亚麻酸含量高达69.5%的基因编辑亚麻荠新种质。该成果通过植物基生物合成技术的创新性应用,首次实现油料作物ω-3脂肪酸含量的历史性突破,为解决人类膳食脂肪酸失衡问题提供核心解决方案。研究团队采用三重代谢工程策略:通过基因编辑敲除竞争通路基因FAE1释放碳流,叠加经同义突变优化的Δ12-去饱和酶(AtFAD2sm)与甘蓝型油菜Δ15-去饱和酶(BnFAD3)的协同生物合成系统,在种子发育期精准调控酶表达。最终在植物基原料亚麻荠中实现亚麻酸含量较野生型提升120%,且不影响含油量、发芽率等农艺性状。这项标志着植物合成生物学在营养油脂领域重大进展的成果,为开发新一代高营养价值植物基健康食用油奠定基础,相关技术路径可推广至油菜等大宗油料作物。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Section image

深圳投产素肉生产线

深圳近日投产集成化连续式植物蛋白素肉生产线,标志着我国在植物基食品产业化领域迈出关键一步。这条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奇团队主导建设的生产线,在400㎡空间内,运用蛋白定向纤化与油脂微纳固化两大核心技术,成功将占大豆成分80%的豆粕转化为高品质素肉原料,精准模拟动物肉的纤维与脂肪纹理,日均产约达2.4吨。首批上市的“素五花肉”产品定价35元/斤,并可根据需求定制成块的素猪肉、素牛肉等,充分适配中式烹饪。技术突破的核心在于分子级结构重组。通过物理加工形成类似动物肌肉的纤维束,并利用微纳技术模拟“雪花”脂肪分布,显著超越了依赖调味料的传统素肉工艺。首批复制产线计划2026年投产,届时总产能将提升40%, 加速推动健康普惠产品的普及。市场反馈显示,低胆固醇、控脂等健康益处是消费者选择的主要动力。未来,团队将以深圳为基地,着力构建从“植物基蛋白提取”到“终端产品加工”的完整产业链,重塑国民蛋白摄入结构。

Section image

亚太两协会合作促进细胞农业发展

亚太细胞农业协会与澳大利亚细胞农业协会近日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亚太地区植物基、精密发酵和生物合成食品领域的发展。新加坡作为全球食品科技先行者,已率先批准了多款人造肉和发酵蛋白产品上市。澳大利亚企业成功实现了养殖肉类和精密发酵乳蛋白的商业化应用。中国在替代蛋白专利领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今年进一步加大了对生物合成技术的政策支持。印度通过BioE3政策加快生物制造中心建设,韩国也计划于年内颁发首个人造肉销售许可。此次两大协会的合作将重点推进技术标准制定、政策协调和市场培育,助力亚太地区成为全球细胞农业创新的重要基地。

Section image

豌豆蛋白市场强劲增长 但仍需突破监管障碍

Persistence Market Research 报告显示,全球植物基豌豆蛋白市场呈现强劲增长态势,预计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23.6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的4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8.6%。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植物性饮食的接受度与偏好持续提升,以及健康饮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然而,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监管合规性问题成为关键挑战。例如,植物蛋白的分类标准、纯度要求及使用规范尚未在全球范围内统一,同时,企业还需应对 ISO 22000食品安全认证、非转基因认证、有机认证等合规要求。只有突破这些障碍,才能充分释放全球植物基豌豆蛋白市场的潜力。全球消费者关注植物基肉奶替代近日ADM研究报告显示,全球75%消费者对植物基肉奶替代品保持兴趣。精密发酵成为替代蛋白领域唯一逆势吸引投资的技术,已应用于植物基肉、乳制品及特殊营养品生产。64%消费者对含发酵衍生成分的混合蛋白产品表示兴趣,千禧一代接受度达72%。生物合成蛋白中,培育肉获59%全球消费者关注,细胞培养乳蛋白关注度为61%。这些创新正推动植物基饮食向更可持续方向演进。

Section image

工信部公示首批生物制造产品名单

2025年7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首批“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36项入选产品中半数涉及食品领域,涵盖合成生物学技术生产的天然产物、蛋白及添加剂,凸显我国在植物基替代、精密发酵及生物合成产业化的突破性进展。富祥生物的“短柄镰刀菌蛋白”通过认证,标志着其技术路线获得国家级认可;北京首朗利用工业尾气发酵生产饲用蛋白,助力减少大豆进口依赖。精密发酵领域,嘉必优合成母乳低聚糖提升奶粉功能成分纯度;南京轩凯开发γ-聚谷氨酸替代化学聚合工艺;此次名单集中体现“以菌代耕”“以发酵代化工”的产业化成果,为粮食安全与低碳转型提供科技支撑,公示期至8月6日。

Section image

法国投1170万欧元支持植物基项目

法国政府宣布投入1170万欧元支持10个本土植物基项目,落实国家植物蛋白战略。重点包括Berry Graises提升豆类加工链的DSLFB项目、Texipro建设大豆蛋白生产线,以及Bioalva采用精密发酵技术处理海藻与豆类的Innov'Légumineuses创新项目。农业部长安妮·日内瓦尔(Annie Genevard)指出,当前法国植物蛋白作物种植面积超100万公顷,目标2030年扩展至全国农业用地的10%。该投资聚焦提升传统豆类加工与创新发酵技术,呼应国内35%居民将豆类视作主要蛋白来源的消费趋势。

Section image

替代蛋白行业受全球关注

2025年上半年,替代蛋白行业持续受到全球各国政府关注,投资支持与监管措施共同推动着该行业的发展。各国政府持续为替代蛋白企业提供大量资金,尤其向从事精准发酵和植物基产品相关业务的企业倾斜。欧洲投资银行向德国Formo提供3600万美元债务融资,支持其用精密发酵技术生产乳制品替代品;荷兰Invest-NL向精准发酵公司Vivici投资3400万美元;芬兰政府机构芬兰贸易投资署为生物质发酵公司Solar Foods提供1060万美元赠款。此外,美国能源部向相关企业投资用于精密发酵和植物基肉类研发,以色列、沙特等国也有针对性投资。多项重要监管举措也已出台。美国印第安纳州和得克萨斯州分别对培养肉实施生产销售禁令;瑞士维持了对植物基肉类产品标签的限制。这些举措持续影响替代蛋白技术创新与应用进程。

Section image

上一篇
植物基vs细胞肉:谁能拿下中国人的餐桌?
下一篇
新蛋白产业破局战—技术·政策·消费者的三角博弈 | 永续条漫NO.40
 回到主页
Cookie的使用
我们使用cookie来改善浏览体验、保证安全性和数据收集。一旦点击接受,就表示你接受这些用于广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随时更改你的cookie设置。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设置
全部拒绝
Cookie设置
必要的Cookies
这些cookies支持诸如安全性、网络管理和可访问性等核心功能。这些cookies无法关闭。
分析性Cookies
这些cookies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访问者与我们网站的互动情况,并帮助我们发现错误。
首选项Cookies
这些cookies允许网站记住你的选择,以提供更好的功能和个性化支持。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