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永续未来科研基金 - AGF Research Grant 
- 简介 - 永续未来科研基金重点支持农业食品绿色低碳转型方向的软科学及前沿技术领域研究。 - 食物体系转型和零碳发展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应兼顾社会经济发展、国家战略安全与碳中和目标实现,涉及到生产战略调整、结构转变、体系优化、业务变革,迫切需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其中的引领和政策的全面支撑。 - 围绕全球食品可持续性创新解决方案,中心设立永续未来科研基金(AGF Research Grant)与科研领袖、产业先锋以及政府与非政府机构共同加速解决农业食品低碳转型过程中最紧迫的挑战,加速构建清洁高效稳定安全的食物体系,推动“双碳”目标由构想变成现实。永续未来科研基金每年支持10个软课题及前沿技术的研究项目,总额1000万元,单个项目最高150万。 - 基金设置 - 基金主要针对两个分支展开支持,一是永续前沿技术创新课题,二是优秀论文奖,鼓励更多的科研力量投身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助力农业食品绿色低碳转型,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提升中国的国际绿色影响力。 - 永续前沿技术创新课题 - 名额及经费金额:每年资助不超过10个项目;单个项目最高150万人民币,持续支持3年。 - 申报要求: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的45周岁及以下青年科研工作者。 - 申报领域 - 1、合成生物(精密发酵) - 2、植物基蛋白 - 3、细胞培养肉 - 软科学: - 一、食物体系绿色低碳转型相关政策与法规研究 - 围绕食物体系绿色低碳转型中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展开课题研究,识别法律以及现阶段监管体系中所存在的潜在问题。根据我国国情,探讨该领域的法规与政策以及为监管部门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 - 二、食物体系转型与国民膳食均衡研究 - 探索中国食物体系转型新模式,完善国家食品安全体系与改善国民膳食均衡。 - 三、食物体系转型与低碳目标。 - 研究制定农业食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完善低碳食品标准标识制度,为我国农业食品体系减碳路径核提出建议,加速中国农业食品系统性转型与低碳目标的达成。 - 四、农业食品绿色金融 / 碳交易体系研究 - 围绕农业食品系统碳减排绿色价值实现路径与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农业食品系统碳减排绿色价值实现的政策与方法并找出存在的问题与原因,量化各个环节的减碳潜能,优化农业食品领域减碳方案,激励农业食品产业碳减排 - 五、食物体系转型与经济增长 - 分析农业食品行业低碳转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宏观影响,助力产业转型,激发经济增长潜力。研究绿色经济对中国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的引导作用。 - 六、前沿技术对食物体系转型的影响 - 识别农业食品供应链中的减碳热点,开发生产物质能量转化效率更高的食品供应种类与生产技术。研究分析农业食品新型技术发展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影响。 - 七、食物体系转型与中国绿色影响力 - 研究中国农业食品低碳转型成功范例,将中国农业食品可持续发展理念与“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相结合 ,为如何提升中国绿色影响力提出合理化建议 - 前沿低碳技术: - 一、合成生物与农业食品低碳转型 - 探索合成生物等跨学科技术在农业食品低碳转型领域的应用,在数据支撑的基础上讨论现有合成生物技术在食品生产产业规模化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并提出相关的解决路径和技术支持。 - 二、绿色低碳农业食品技术 - 量化农业食品技术绿色转型过程中位于各个生产环节中的减碳潜能,阐明农业食品绿色低碳转型的必要性,为农业食品生产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减碳技术设计优化方案。 - 三、前沿低碳零碳技术(生产结构 / 供应链优化) - 通过科技创新改善我国蛋白原料供给严重不足、动物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研究国内外已有低碳食品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从技术层面创新优化产业生产结构,降低技术落地及规模化生产成本。 - 四、精密发酵 - 核算现有精密发酵食品生产技术在实践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优化生产结构。开发新的菌种,生产工艺,及发酵设备,确保产品配方的安全与规模化生产的经济可行性。结合营养学膳食需求和中国市场的消费偏好,开发可商业化的食品原型。 - 五、细胞农业 - 探索肌肉干细胞培养与分化诱导等前沿领域,开发新的能促进细胞分化和生长的培养基基底,推动细胞培养肉生产原料,设备的迭代创新,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其环境资源和经济成本。 - 六、蛋白创新 - 在已有技术实践的基础上,开发新的蛋白质提取原材料,创新蛋白质提取,加工技术。 - 评选程序 - 开放申报时间 - 2022年1月X日-2022年3月X日 - 项目评选时间 - 2022年2月X日-2022年5月X日 - 陆续公布时间 - 2022年2月X日-2022年10月X日 - 基金颁布/颁奖时间(活动) - 2022年10月X日 - 我将获得什么? - 一、基金支持 - 获得永续未来科研基金最高150万,持续支持3年 - 二、成果发布 - 在全球顶尖农业食品、社会经济及气候环境等领域峰会上发布成果 - 三、媒体聚焦 - 获得线上万+媒体推广,线下多平台展示宣传机会 - 四、成果传化 - 享有永续中心400多家产业、初创及科研合作机构科研转化机会 
- 立即申请
 
- 活动回顾 
- ⋮ 关键领域 - Focused Areas- 永续未来中心为相关方提供工具、专业知识和丰富多元的网络,组织机构不再需要单打独奏,借助我们的平台,与生态系内的合作伙伴携手共同应对可持续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挑战。我们开展研究、宣传并推动最佳实践落地,帮助相关方在实现可持续转型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扩大绿色影响力。  - 指导与规范- 共同起草行业标准,促进行业发展,共创健康监管环境,帮助项目与课题落地。  - 能力建设- 助力专业能力提升,加强气候科技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  - 标准- 权威可信的标准和认证体系助力产业量化绿色数据,创新商业模式,创造经济价值。  - 工具与数据库- 中国特色的即用型监测核查工具,评估可持续发展影响力,支持核心决策。  - 绿色发展路径- 可衡量、可执行、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和实现路径,支持绿色转型落地。  - 项目与资本- 与伙伴共同发掘潜在投资机会,推动试点项目落地,打通项目与资本边界。 






